普通高等学校第三级本科专业认证标准

发布者:教务处发布时间:2022-03-23浏览次数:497

普通高等学校第三级本科专业认证标准

1.培养目标

1.1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宗旨,满足社会需求,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,具有国际视野,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。

1.2培养目标表述明确具体、可衡量、可达成,反映毕业生发展预期,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。

1.3有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机制,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。

2.毕业要求

2.1具有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了解国情社情民情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2.2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,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,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。

2.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。能够发现、辨析、质疑、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,表达个人见解。

2.4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能都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,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。

2.5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。

2.6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。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、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。

2.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。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,协作共事,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。

2.8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。了解国际动态,关注全球重大问题,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,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
2.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、自主学习能力,能够通过不断学习,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。

3.课程体系

3.1课程体系设置合理,能够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。专业核心课程由高级职称教师主讲,必修课设有助教制度。

3.2有制度和措施强化课堂教学对学生培养的关键作用。教学大纲能够有效落实毕业要求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,形成对话、质疑、研讨的课堂氛围。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有效落实教师主体责任,引导教师持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。

3.3有完善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。能够与实务部门、科研院所、相关行业部门广泛开展实践教学,全过程协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

3.4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,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。评价与修订过程能够吸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代表的意见。

4.师资队伍

4.1师资队伍数量充足,结构合理,教学能力、学术水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,支持学生发展。

4.2有激励教师投入到本科教学的制度和措施,保障教师有足够的实践和精力投入课程教学和学生指导。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都能够为本科生上课。

4.3有负责教师发展的机构和校院两级教师培养培训制度。能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、行业锻炼、督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,综合评价结果与校内绩效分配、职称晋升挂钩。

4.4有落实教师教学主体责任的奖惩机制,能够每年开展教师自我评价、学生评价、同行评价、督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,综合评价结果与校内绩效分配、职称晋升挂钩

4.5有专业基层组织,定期开展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教材建设、教学技能提高、教学方法改进等相关教研活动,并取得显著成效。

5.支持条件

5.1有制度和措施保证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并逐年增长。学生实验、实习和毕业论文(设计)经费充足,满足人才培养需要。

5.2教学设施数量充足,图书资源丰富,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支持教学工作开展。有良好的管理、维护、更新和共享机制,满足教学需求并保证学生和教师方便使用。所有科研实验室能够向本科生开放。

5.3建有稳定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,能够为学生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和保障。

6.质量保障

6.1有完善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。质量保障目标清晰,任务明确,机构健全,责任到人。

6.2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清晰合理,有教学过程常态化监控机制,能够定期开展专业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价。

6.3定期对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,能够有效使用分析结果,持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。

7.学生发展

7.1能够吸引优秀生源,并由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效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,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。

7.2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完善,能够全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指导、学业指导、职业生涯指导、就业创业指导、心里健康指导等,并取得实效。

7.3学生的知识、能力和素质达成毕业要求。在校生学习体验、学习效果、个人成长满意度高,毕业生就业质量好,用人单位认可度高。

8.特色项目(自选)

可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,包括专业长期积淀下来,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,或者上述标准项未涵盖的内容。


普通高等学校第三级本科专业认证标准.docx

返回原图
/